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激豪气/鼓锐气/扬灵气

从蓝图规划到展露新姿 

从钢筋水泥到建筑成型 

精工匠筑 “瑰宝”落成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项目

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近日,中建三局华东公司承建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是继6月10日主楼出正负零之后,项目迎来的第三个重大节点。面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高、体量大等难题,项目团队力学笃行,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上全面突破,奋力攻坚,最终高质量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节点目标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到现场

探寻二史馆项目团队履约创效的

“赶考”之路


时间回到6月10日,如期完成主楼出正负零节点的项目团队无暇休息,便转战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的新征程中。二史馆项目是中央级国家档案馆,主要用于档案库房,且以大平层结构为主,单层建筑面积为7500平方米,相当于常规办公楼面积的3倍,加之主楼施工期间,需兼顾裙房进度,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单层周转架料量直线增长,交叉运材对塔吊运输带来极大压力,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进度,成为制约工期的“拦路虎”此外,项目设计年限为百年工程,区别于一般公建工程的特点是对结构安全要求更高,钢筋密度更大,主楼地上1-6层结构柱均是钢骨柱,导致钢筋施工工效大幅度降低,建设进度被迫减缓。


以“打铁自身硬”的底气谋篇布局

作为中办机关在京外的唯一重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目标颇高,也就意味着工程建设过程的每一个施工工序和细小步骤都不容半点出错。为了保障工程建设高效推进,项目团队仔细研究工程蓝图,发现南侧裙房V型梁设计节点复杂,施工质量、安全风险高,且处于高支模施工区域。项目团队彻夜研讨,利用BIM技术对满堂架体进行预排布,对V型梁模板进行预拼装,通过前瞻性分析,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搭设精准性,定期邀请高支模论证专家赴项目进行过程验收指导,保障施工的绝对安全。考虑钢筋施工工效问题,项目团队积极与设计院沟通,优化钢骨柱节点,将钢牛腿连接形式调整为钢套筒连接,利用BIM技术对所有钢柱节点进行三维建模深化设计,充分考虑XY方向的钢筋错层高度,优化钢筋排布,减少了钢筋施工过程绑扎困难的影响,推动项目建设平稳推进。


以“一锤一锤敲”的干劲破题攻坚

技术难点解决以后,真正影响工期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公司、经理部领导的指导下,项目团队经过多次模拟,决定在传统卸料平台基础上,增加6个预留吊料洞口作为材料周转平台,根据施工进度制定每层预留洞口封闭时间,在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材料吊运速度。正如项目经理赵威中说的那样“只有材料跟上了,人工‘服务’到位了,设备智能了,才能保障现场施工的正常运转。”项目团队科学分析施工工效与塔吊覆盖范围,围绕钢筋、模板、混凝土浇筑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流水,保证现场作业面不闲置,各施工工序独立互不干扰,实现全面立体施工,达到提高建造效率、缩短工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项目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施工现场划分为5个党员责任区和9个职工责任区,全面实行党员带班责任制,党员带头负责所属区域资源协调、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履约进度等工作,将党建引领生产作用辐射至施工现场每一个角落


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砥砺初心

今年7月,南京市发生疫情,这对项目团队来说无疑是影响工程进度的瓶颈问题。“必须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项目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党员全员上一线、智能监管“云”测温……多措并举,用实际行动把好入口关、食品关、消杀关,为项目“履约直通车”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观摩型工地,项目团队始终以党建指导生产为主线,以“品质保障 价值创造”为核心,不仅在进度上体现三局速度,在质量安全管理上也认真落实工匠精神,让“精益求精”的理念贯穿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徒步在二史馆项目施工现场,可以清楚的看到,施工围挡宣传栏上张贴着一张张绚“蓝”夺目的二维码,只需扫码,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与实测实量各项数据。





青山座座皆巍峨 壮心上下勇求索

接下来

项目团队将继续坚持靶向施策

做好关键支撑的同时

朝着全面竣工的目标卓越前进

用实力建设集“品质”“安全”“速度”

于一体的精品工程

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

窗口工程、品质工程、百年工程







素材:江苏经理部作者:孙成飞 董瑾编审:田乃晨审核:张鹏武 刘石福 徐钰莹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